文物纪录片《中原藏珍》
让文物活起来
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video 标签。第101集:金腰带饰
金银是贵重金属,具有延展性,易锤打成形,又有亮丽的天然色泽,且不易氧化变色,是制作工艺品的良好材料。在中国,金银文化的发展历程可谓之绵久而辉煌,早在距今约三千余年前的商周时期,已经开始出现了金制品。
金腰带饰,一组12件,1990年出土于河南三门峡虢国国君虢季墓,现藏于河南博物院。
腰带饰由一件三角龙形带饰、三件兽首形带扣、七件圆形环、一件方形环组成。三角龙形带饰:底部为等腰三角形,正面中部向上隆起,呈三棱锥体状,背面相应凹陷。沿底周围有外折边,并分布有八个方形小穿孔与一个长条形穿孔。表面作两组单首双身龙形,龙首为浮雕,有螺旋形双角,卷鼻,吐舌,口旁一对獠牙。兽首形带扣:正面略鼓起,饰一兽首,背面相应凹陷,中部有一小横梁。圆形环:器身扁平,正面均有两周凸弦纹,背面或凹或平。其中六件大环的大小、形状、厚薄相同,小环只有一件。方形环:器身扁平,正面有两周凸弦纹。
腰带饰出土时位于墓主人腰部,应是墓主人腰带上的饰物。工艺繁复,造型精巧,装饰细密、讲究。以大小、高低、动静的对比,形成各种变化,造成节奏感,突出主题,对文化内涵进行清晰、流畅的表达。
西周后期,金腰带饰盛行,其出土地点集中在黄河中游的陕晋一带,既受到北方游牧民族黄金饰身习俗的启发,又融合了中原饰身传统。金腰带饰的组件是西周黄金制品中的珍品,多铸出精细的花纹,可见熔金铸器技术业已成熟。